PE-RT地暖管怎么选?



选择PE-RT地暖管(耐热聚乙烯管)时,需要考虑多个方面,以确保安全、耐用和高效。


一、选择合适的规格

管径:常见规格有De16(外径16mm)、De20(20mm)、De25(25mm)。

De16:管径小,弯曲半径小,铺设间距可以更密(如10cm),单位面积散热更快,适用于对升温速度要求高的房间或小面积铺设。水阻力相对大一点。

De20:最常用、最均衡的选择。兼顾了流量、散热效果和施工便利性。铺设间距通常为15-20cm。

De25:管径大,水阻力小,流量大,适用于主管道或需要极大流量的回路(如大面积开放式区域)。弯曲半径大,铺设间距通常较大(20cm以上)。


壁厚/S值:

壁厚决定了管道的承压能力和机械强度。通常用S值(管系列数)表示,S值越小,壁越厚,承压能力越强。

常见规格:S5(壁厚2.0mm,对应De20管)、S4(壁厚2.3mm)、S3.2(壁厚2.8mm)。

对于普通住宅地暖(工作压力通常≤0.8MPa),De20x2.0mm (S5) 是最常用且足够的选择。

高层建筑、集中供暖系统(系统压力可能更高)**,建议选择 **S4 (2.3mm) 或 S3.2 (2.8mm)** 的厚壁管,提供更高的安全系数。


二、影响管径选择的因素

面积较小的房间:

例如面积在10 - 30平方米左右的卧室、书房、小卫生间等,通常优先考虑选择管径相对较小的地暖管,如16mm管径。因为在这样的有限空间内,较小管径的地暖管更容易实现热量的均匀分布,

能较快地使整个房间升温达到舒适温度。并且,小面积房间所需的热量总量相对较少,16mm管径的地暖管水流量足以满足采暖需求,不会出现热量供应不足的情况。

大面积房间或空间:

当面对面积较大的房间(如50平方米以上的大客厅、大开间办公室、商业场所的大型营业区域等)时,20mm管径的地暖管更为合适。

由于大面积空间需要输送的热量更多,大管径的地暖管水流量更大,能够保障有足够的热水在管道内循环,从而为整个区域提供充足且持续稳定的热量,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低、采暖效果不佳的问题。


三、热源类型特点

不同类型的热源其出水温度、压力等特性有所差异,这也影响管径选择。

例如,一些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出水温度相对较低,为了保证室内有较好的采暖效果,需要适量增大水流量来传递足够热量,此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20mm管径的地暖管。

而对于高温热水型的热源,譬如壁挂炉,如果热源功率较小,像小型的电锅炉、燃气壁挂炉等,16mm管径的地暖管与这类热源的适配性往往更好。

因为较小管径的地暖管对水流量的需求相对较低,在功率有限的热源条件下,能够保证水在管道内顺畅循环,使热源的供热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。

相反,若使用的是大功率的集中供热系统、大型燃气壁挂炉等具有较强供热能力的热源,20mm管径的地暖管则更能匹配。

这类大管径的地暖管能够承载更大的水流量,充分利用热源所提供的充足热量,确保整个地暖系统高效运行,实现良好的采暖效果。


四、系统阻力因素

管径越小、水流在管道内受到的阻力就越大。

在设计地暖系统时,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阻力情况,确保热源所提供的压力能克服管道阻力,使水正常循环。

如果系统中管道长度较长、弯头和三通等管件较多,系统阻力本身就较大,那么选择大管径(如20mm)的地暖管可以有效降低水流阻力,保障水流畅通,避免因阻力过大导致水流量不足、影响采暖效果的问题。

如果系统相对简单、管道较短且管件较少,阻力较小,16mm管径的地暖管在满足系统阻力要求的基础上,也能实现良好的运行,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管材成本。


五、升温速度要求

若对房间的升温速度要求较高,比如一些间歇性使用的空间(如度假屋等),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让室内暖和起来,16mm管径的地暖管相对更有优势。

由于其内部热水与管壁的热交换距离相对较短,在开启采暖系统后能够较快地将热量传递到地面及室内,实现快速升温。

对于需要长期保持稳定且均匀采暖效果的场所(如常住的住宅、办公场所等),20mm管径的地暖管虽然升温速度可能稍慢一点,但其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室内提供大量热量,

保证室内各个角落在较长时间内都能维持适宜的温度,更符合这类场所的采暖需求。